群臣在刘邦面前,对一儒生高呼“万岁”,刘邦却习以为常惭愧不已

  • 首页
  • koe网站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koe网站 > 新闻动态 > 群臣在刘邦面前,对一儒生高呼“万岁”,刘邦却习以为常惭愧不已

    群臣在刘邦面前,对一儒生高呼“万岁”,刘邦却习以为常惭愧不已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42

    在这场激烈的楚汉对决中,刘邦最终成为了胜利者,稳稳地坐上了王座。

    刘邦那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让不少人心里不痛快,他们想不通,一个街头混混出身的人,凭什么能打败那个智勇双全、所向披靡的项羽?

    项羽的失败绝非运气不佳,而刘邦的胜利则是理所当然。刘邦具备许多项羽望尘莫及的优势,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特别放得下架子,这一点尤为突出。

    彭城之战堪称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之战。当时他仅凭几万骑兵,就击溃了刘邦近六十万人的庞大军队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项羽在这场战役中还成功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。

    作为儿子和丈夫的刘邦,对此事毫不上心,结果让项羽照顾他的父亲和妻子长达两年多。

    两军僵持不下,项羽为了逼刘邦屈服,把刘太公绑在高高的案板上,威胁说如果刘邦不认输,就要把太公扔进大锅里煮了。

    刘邦听完只是轻轻笑了笑,说道:

    我和项羽当初一起在怀王面前宣誓效忠,结为兄弟,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;如果你非要煮了你爹,请别忘了分我一碗汤!

    我和项羽都是楚怀王手下的大将,我们曾经结拜为兄弟,所以我爹就是你爹。你要真想把你爹煮了,别忘了给我留一碗汤。

    刘邦这话一出,项羽气得差点站不稳。面对如此不要脸的对手,项羽也无可奈何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刘邦的脸皮功夫越发精进,项羽哪能是他的对手?

    刘邦打败项羽后,成了汉朝的第一位皇帝。他喜欢喝酒,也爱美色,对那些整天把“之乎者也”挂在嘴边的读书人没什么好感。不过,凡事总有例外,他对其中一位儒生倒是另眼相看。

    刘邦手下的官员们,每次见到那位读书人都会激动地喊“万岁”,刘邦对此早就见怪不怪,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。这个被大家如此尊崇的读书人叫陆贾,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?

    楚汉争霸的乱世里,刘邦手下聚集了不少能人异士,特别是被称为"汉初三杰"的三位,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,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  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那些光芒四射、声名显赫的大人物总是更容易被记住,而那些默默无闻却同样重要的小角色却常常被遗忘。

    陆贾这个人挺有意思,他曾经一度远离朝廷核心,却为汉朝边疆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    他是楚汉争霸时期来自楚国的一个谋士,虽然当时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的人很多,陆贾并不算特别突出,但他口才了得,凭借出色的辩才赢得了刘邦的赏识。

    每当有狡猾的诸侯想暗中给刘邦使绊子时,陆贾总是主动站出来,去劝说那些诸侯。正因为他的能言善辩,他得了一个响当当的称号:巧舌如簧的辩士。这里的“舌”可不是只用来吃饭的普通舌头。

    项羽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后,刘邦派陆贾去劝说项羽,打算不动用武力就让项羽屈服,可惜陆贾的劝说没有奏效。

    刘邦统一天下登基后,赵佗抓住机会在南越自立为王,日子过得自在快活。

    那时国家刚刚稳定,根本抽不出兵力去对付南越,于是他决定派陆贾去南越谈判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希望能有转机。

    出乎刘邦意料的是,陆贾这次把事情办得特别出色。

    陆贾抵达南越后,赵佗对他态度傲慢,但陆贾毫不退缩,当面批评赵佗忘本,指责他不懂礼数,完全不像个中原人。

    陆贾这番话让赵佗一时摸不着头脑。正当他犹豫不决时,陆贾接着讲起了刘邦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,用这个例子让赵佗明白自己跟汉朝比起来确实差了一大截。

    赵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,当即表态愿意服从汉朝管理,接受南越王的封号,向大汉朝廷俯首称臣。这个消息传到长安,刘邦高兴得不得了。

    陆贾立下大功后回到朝中,刘邦封他为太中大夫。这官职虽然不高,但他能经常在皇帝身边活动。

    陆贾是个满腹经纶的文人,每次见刘邦谈正事,总爱搬出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这些古籍来引经据典。可刘邦对这些文绉绉的话完全摸不着头脑,反而更看不上那些酸腐的儒生了。

    有一回,刘邦被陆贾唠叨得实在受不了,忍不住对他破口大骂:

    我靠骑马打仗夺了江山,读书写诗能有什么用?

    陆贾一听这话,顿时火冒三丈,直接跟刘邦顶撞起来。

    刚靠武力夺得政权,难道还能靠武力来管理国家吗?

    随后,陆贾从商朝讲起,一路谈到秦朝的崛起与覆灭,最后严肃地向刘邦强调,推行仁义政策有多关键。

    刘邦虽然可能没把话当回事,但他明白这个读书人不好惹,不然就得忍受对方不停的唠叨。

    听完陆贾滔滔不绝的陈述,刘邦无法无动于衷,他感到十分羞愧,于是下令让陆贾著书立说,详细分析秦朝覆灭、汉朝崛起以及国家兴衰成败的缘由。

    陆贾接到这个职位,心里乐开了花,因为他是个读书人,干这活儿正对他的路子。

    陆贾专心写书,一口气写了十二篇。每写完一篇,他就拿给刘邦看。刘邦让大家传阅,众人读完,就在刘邦面前对陆贾喊“万岁”。

    刘邦听完后并不觉得意外,陆贾写的这十二篇内容深刻的文章,被刘邦称为“新语”。

    读到这儿,不少人可能会感到疑惑。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,“万岁”这个词似乎只有皇帝才能用,要是别人用了,那可就犯了杀头的大罪。

    举个例子,北宋名将曹利用的侄子曹讷,有一次喝多了,竟然让人喊他万岁,结果被人举报,最终被乱棍打死。

    当时大臣们对着陆贾高呼万岁,刘邦却一点反应都没有,这是为什么?

    在汉朝初期,“万岁”这个词并不是皇帝专用的称呼,它有两种非常普通的含义。

    第一种说法是指人的一生,用来委婉地表示死亡的意思。

    另一种含义是表达赞美,属于一种感叹词。刘邦的臣子们向陆贾喊出"万岁",其实是夸赞陆贾的文章写得精彩,见解独到。

    刘邦听到“万岁”这个称呼时,心里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。

    “万岁”这个词变成皇帝专用的说法,是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。汉武帝是刘邦的后代,他当时推行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的政策。由于儒家特别推崇这个词,所以“万岁”就逐渐成了皇帝的专用称呼。

    从那以后,“万岁”这个词慢慢变成了普通人不能随便用的皇家专用语,只有这样才能突显皇帝的无比尊贵和独一无二的地位。普通人要是敢用这个词,后果肯定很惨。

    参考书籍:《史记》和《汉书》等。

    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
    TOP